老年保健問答第 19 頁
121、老年人貧血的特點?
發生較為緩慢、隱匿,常被其他系統疾病的癥狀所掩蓋,最常見的癥狀除心慌、氣短、下肢浮腫、心絞痛外,神經癥狀較為突出,如淡漠、無欲、反應遲鈍甚至精神錯亂,常被誤診為老年精神病,因而在治療老年多系統慢性疾病的同時,應注意查血常規,看有無貧血,糾正貧血亦有助于慢性病的穩定和康復。
122、貧血是老年人臨床常見的癥狀,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貧血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的原因?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髓造血功能逐漸衰退,其次, 老年人睪丸素分泌不足,紅細胞生成素分泌減少,因而貧血在老年男性更為明顯。第三,因老年人胃壁細胞萎縮,胃酸和內因子分泌不足造成維生素B12吸收障礙,加之老年人食欲降低、進食少或偏食造成維生素B12及鐵的攝入不足導致巨幼細胞貧血和缺鐵性貧血。
123、老年貧血的治療?
首先查明病因,缺鐵性貧血應口服鐵劑,平時可多食豬肝、菠菜、茄子等含鐵食品,以補充鐵的攝入。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病人要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12,中藥可選用八珍沖劑,生血寶顆粒劑配合治療。飲食注意營養多樣化,多食大棗及花生、阿膠等補血之品。
124、什么是老年癡呆癥?
老年癡呆癥是指老年人因生理、心理機能的衰老,在外界強烈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緩慢發展的智力缺陷癥。它是人體腦功能失調的表現,是以腦組織的退行性變化和智力衰退缺損為 特征的一種高級神經活動功能障礙。
125、老年癡呆癥的分類?
老年癡呆癥主要有老年性腦變性癡呆和多發梗塞性癡呆兩種,前者又以阿爾采末氏病為多見,包括早老年性癡呆(指65歲以前發生的癡呆)和老年性癡呆(65歲以后發生的癡呆),因此,老年癡呆癥和老年性癡呆癥是不同的,經常容易混淆。
126、老年癡呆癥的發病原因?
首先,隨著年齡增長,腦本身出現退行性變化,如腦細胞和組織萎縮等,使腦功能出現失調。其次,與腦血管相關的一些腦部疾病,如帕金森氏病、腦外傷后遺癥等,以及酒精中毒、營養失調等其它因素,也可能導致老年人發生癡呆。
此外,本病有一定的家族傾向,提示可能有一定的遺傳因素,而且一般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高。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