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醫常用的治療方法第 9 頁
10.提風法
提風法是一種治療小兒風寒、風熱以及傷寒等疾病的外治方法。
用一鮮雞蛋煮熟,在蛋的中間開一小圓孔(約1.5厘米),把蛋黃取出,盡量保持蛋殼不破損,在小孔中鑲入一大小與蛋孔適宜的銀蓋,在蓋內放入搗爛的大路邊黃、蛇泡草適量。另取一白紙卷成漏斗形紙筒,筒內倒入適量桐油,點燃紙筒,這時紙筒中之油滴入蛋內。量約10幾滴即可,然后醫生用拇指堵住蛋孔,待溫度適中時,即將蛋孔緊貼敷于小兒肚臍上,貼30分鐘左右,六個月以上的小兒時間稍加長些,半小時后取出銀蓋,在銀蓋背面可見黑色斑點,這說明寒氣或熱氣已提出。用此法1次病未好轉,可繼續再用1至2次。
適應癥:此法主要治療小兒因風寒、風熱而致的發燒,抽筋或屙肚子,肚子脹,肚子痛及消化不好等癥。
用熱蛋、桐油與藥物貼敷在肚子上,達到吸風寒、風熱的效果。放入銀片起觀察風氣、毒氣是否提出的作用。
11.放血法
放血法是一種用瓷瓦針或瓜子刀刺破人體某部位的小血管,以致出少量血,來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
本法多用于急癥、暴癥,如老鼠癥、霍亂癥、蛇咬傷、痧癥、暈死、小兒走胎等多種疾病。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