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醫常用的治療方法第 11 頁
13.挑背筋法
挑背筋法是用針在人體背部某一部位挑斷小白筋以治療某些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多用于肚子痛、痔瘡、脫肛、肛裂、翳子等疾病。令患者顯露背部,醫生用一根錐針在火上燒一下,在背部仔細尋找一根細小、長約幾分、淡白色的筋,找到后用針尖從筋的中部將其挑斷即可。
14.翻背掐筋法
本療法多用于小兒。是一種來回翻轉背部皮膚和掐筋來治療某些疾病的方法。
讓患者脫掉上衣,面向靠椅坐,醫生用雙手拇食二指從患者脊梁骨兩旁、尾骶骨處逐步向上用力翻轉皮膚至頸部為止,連翻5至10遍,翻畢,再在兩肋下第5至6肋處摸到隔筋,雙手用力猛掐1下,每日1次。此法有消隔食、散氣血、止痛之效。用于小兒黃腫包(疳積)、隔食、肚子痛,另有強身健體之功。
15.吸負法
吸負法是人體被蟲、獸咬傷或皰瘡不愈,醫者或其他動物用口吮吸或用舌舔,使毒氣吸出的一種外治法。
方法:人被蛇或蜈蚣咬傷后,醫生馬上在自己口里含些桐油,對準傷口上吮吸,吸后吐掉再吸,反復十余次,可使毒氣減輕。被刺扎傷,挑出刺后,在傷口上吮吸幾口,以免發炎。未滿月小兒,大人每天口中含濃茶水用舌吸舔一次眼睛,可去胎毒,使眼睛烏黑發亮,避免膨眼屎,起火眼。長疔瘡和癤子,用活蜘蛛一只,放在疔瘡或癤的頭部,蜘蛛會自行吸毒,直至蜘蛛肚子脹鼓,吸后病情會慢慢解除。如長皰瘡,經久不愈,在晨起時喚狗用舌頭舔患處,連舔2至3次可愈。本法多用于蟲獸咬傷、疔癤、陳皰爛瘡、火眼、刺傷等病。醫生在吸負傷口時,口中一定要含桐油或其他藥物,吸后馬上吐掉。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