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預防疾病的方法
壯族地居亞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潮濕,且多高山丘陵,樹木茂密,故嵐岳瘴瘧、瘟痧疫癘均多發生。壯醫對這些疾病所具有的傳染性早已有所認識,如《鎮安府志》載:"天保縣,山深箐密,氣候多戾……居此者,多中虛,四時均易感冒,或晴雨偶行,即疾疫流染。"因此壯民十分注重未病先防,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及生活經驗中,根據居住的自然地理環境、文化風俗習性等,總結出-'些頗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方法。
一、對瘴氣的預防
(一)佩掛藥驅瘴法
每年炎熱的雨季來臨之際(多在端午節),壯民各家各戶均將自采的草藥或上年采集的草根香藥扎成藥把掛于門旁,或置放房中,以避穢驅瘴。常用的藥有:菖蒲葉、佩蘭葉、艾葉、青蒿葉等。家中若有未成年的孩童,則令其佩掛各種香藥制成的藥囊,意在扶正驅瘴。常用的藥有:檀香、蒼術、木香等。在瘴癘流行季節,村寨無論男女老幼,都佩帶藥囊,以避邪防瘴,預防或減少瘴疫的發生。這些防瘴習俗一直沿用至今。
(二)服藥防瘴法
常吃黃瓜、辣椒、蚺蛇、鹽麩子、山柰、姜黃、蒟醬葉等,可以預防瘴氣的發生。嚼檳榔也可預防瘴氣。如《三江縣志》載:"瘴氣,遭之急伏地,或嚼檳榔,或含土,庶幾可免,否則立病如咳瘧……"
(三)隔離更衣防瘴法
為了防止瘴氣的傳染、擴散,自古以來壯族就有隔離更衣的傳統。壯族聚居點于瘴疫流行時,鄰村之間暫不交往,各戶謝絕串門,寓群體隔離之意。若有人從遠處歸來,常止于村舍外,待家人提籃裝衣迎之,囑其換下衣物,并將換下的衣物蒸煮,以祛疫癘惡氣,防止瘴氣流染。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