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道――身國共治的人本文明》隨想第 13 頁
既然將醫道視為一種哲學,樂后圣也將其與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臘羅馬的三大哲學體系相比,并認為中國的醫道哲學較之印度、希臘、羅馬哲學更能為新的文明融合提供哲學基礎。這么說并非出于民族優越感,而是出于對三種哲學的理性認識。從形而上的本體論上講,中國醫道哲學既不像西方哲學那樣局限于實體的有,也不像印度哲學那樣追求空寂、死滅的無,而是宇宙法則的抽象,是無形無象的宇宙法則見諸萬物生化流轉不同過程的抽象,是以有無之間的變化說明宇宙萬物的生化流轉、相續不斷。這不僅非常微秒,而且可以給現代各門科學研究提供普遍的理論基礎或方法論根據。
此外,中國醫道哲學不僅在本體論、知識論上可以為各種科學的發展提供普遍的理論基礎或方法論依據,而且在價值論上也更有利于社會人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醫道哲學的本體論、價值論和知識論是統一的。在西方,哲學的本體論、價值論與知識論是根本割裂的。談科學理性、知識邏輯,就根本不要談本體論、價值論的存在,因為它屬于與價值判斷無涉的純粹理性問題,而后者是價值判斷問題,與科學理性或知識理性無關。同樣,談宗教信仰問題、善與惡問題,談形而上的本體存在問題,也是與經驗知識、科學理性或目的工具的合理性無涉的,因為它屬于形而上學的獨斷,屬于純粹的價值判斷問題,一句話,是屬于宗教真理性或價值理性問題,而不屬于科學真理性問題。
樂后圣堅信,“文化中最能影響一個國家信仰、信念、道德理想及根本精神的,不是其風俗、習慣、文化制度及淺薄的物質生活方式和自然知識,而是它的形而上學及與其本體論、價值論有關的宗教、藝術、倫理道德。因此研究文化,必先研究形而上的本體論學說。研究中國文化也是這樣。只有抓住這個根本,才能說明中華民族生息綿延幾千年的原因所在,以及這種生息綿延遵循著怎樣的價值理想和歷史法則”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