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呼吁:《執業醫師法》應給民間中醫留出路第 3 頁
中醫的傳承和發展,完全依靠學院派是行不通的。那些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學子,那些讀到碩士或博士的高精尖人才,正如劉力紅在《思考中醫》中所描述的,已經把功課的重點放在分子生物學等現代前沿學科上,那里才有他們需要的名利和地位。這是合乎人性的理性選擇,無可指責。花費高昂的代價讀大學、再深造,誰不盼望功成名就,出人頭地?誰愿意開那值不了多少錢,影響收入,也影響升遷的費力不討好的中藥方?(退一步說,即使從業者本人滿足于只開中藥方,院方也未必同意,因為他一個月的掛號費和藥費相加,未必夠得上大城市的個人工資,何況還有跑方一途。)再說,寫一篇純中醫的論文很可能找不到高級別的專業雜志如《柳葉刀》之類來發表。
學院派自己也生活在學術的夾縫中,整天為自己的學術地位忙得焦頭爛額,哪有心情來研究中醫。
而反觀許多民間的中醫人士,對中醫的熱愛無出其右,他們深知自己與學術地位無緣,與國際接軌的重任也非自己所能承擔,因此也不做非分之想。相反,他們對于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視如自家的寶貝,倍加珍惜。對于中醫的繼承,他們是一支生力軍。當然,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他們有著理論上的欠缺。這種缺陷,需要政府出面,組織人員進行培訓,長期堅持。新中國建立以后,政府在這方面做過類似的工作,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鑒。
民間中醫的存在是一個既成事實,存在了幾千年,也為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不是說取消就取消的,也不是說取消就能取消的,民間有他們生存的根,他們具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有聲”的強大的生命力。
他們中的大多數本來是白的,何必把他們逼成黑色呢?西化的思維方式,到此應該止步了。
鑒于以上的種種理由,也基于中醫學術上的特殊性,我們是否考慮對中醫執業實行階梯式的管理。學院派自去與國際接軌,他們可以開西藥方和西醫的檢測。而對于民間中醫,不允許開西藥也沒有關系,但請給他們中醫執業的權利,當然,也要經過培訓和考核,至于考核的方式和內容,自然不應該等同于學院派,應以臨床實用為依據吧。
總之,民間中醫亟需出路。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