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郎中)喜趕考
76歲的陳長城(左一)是此次考試當中年齡最大的考生。
5月8日早上6時許,家住外海的76歲老中醫陳長城就喜滋滋地起床了,比平時提前了1個多小時。這一天,是他參加江門市首批民間中醫從業人員行醫資格考試的日子。與他一起趕考的,還有我市另外18名民間“郎中”。19位考生中,有14名來自偏遠農村,絕大部分考生都是參加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考試,他們的文化程度從小學到大專不等。
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去年,為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關于推動江門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并在全省率先舉辦民間中醫從業人員行醫資格考試。從今年元旦開始,經過為期5個月的申報、公示,全市共有19名“郎中”入圍參加本次考試。考試分理論考試和技能操作兩部分,主要考察中醫藥基本知識、辨證施治等內容。
“神醫”第一個趕到考場
上午9時整,理論知識考試正式開始。
陳長城在考生中年齡最大,76歲的他行醫40多年,被不少求診者稱為“神醫”,求診者絡繹不絕。對這次考試,他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5月6日,接到市衛生局的考試通知后,他讓兒子趕快通知已經預約的病人,改天再來,并早早準備好了考試用具。8日早上,7時就出發的他,成了第一個到達考場的考生。
理論考試的時候,他坐在1號位置。記者看到,滿頭白發的他極為認真。離交卷還有一段時間時,他已經答完了會答的題,但卻仍然一遍遍認真檢查。
考完理論知識后,他說,很慚愧,還是有一道題不會答。
接下來的技能操作考試部分,他抽簽抽到了2號。面對三名市名中醫考官,他淡定自若,流暢地回答了具體病例的主征、病因,以及如何施治、開處方等相關問題,并博得了幾位考官的不斷點頭肯定。
他說,不管這次考試能不能通過,他都高興,因為通過這次考試,他看到了政府和主管部門對民間中醫文化和民間老中醫的關心和重視。
“年輕人”準備充分先交卷
9時45分,坐在中間第二排的馮流衍最先答完了試題,成了第一個交卷的考生。據悉,他來自新會城區,今年47歲,大專學歷。他說自己很重視這次考試,近幾個月都在準備,所以覺得試題不算太難。對比那些還在試室里冥思苦想的考生來說,他顯然擁有學歷和年齡上的優勢。
已經65歲、從醫40多年、學歷不高的溫良慶就覺得題目很難。他說,雖然理論題都是中醫基本知識,但對于自己這樣年齡偏大,平時很少看書的人還是有些難度。
“自學成才”者全家來助陣
離理論考試結束還有10分鐘時,試室門口來了兩位女士,不時向試室里張望著。
原來她們是母女倆,來為參加考試的冼才新助陣的。
冼才新的女兒告訴記者,父親已經65歲了,自幼學習中醫,常為街坊和親朋好友義診。聽說有機會考取執業資格證,他早早就報了名。
“其實家里人不想讓他考,都那么大年齡了,幾個兒女又都事業有成,不缺錢,但他一定要考,他說自己喜歡、研究了一輩子中醫,現在終于有機會‘轉正’了,一定要考,了卻自己多年的心愿。”冼才新的女兒冼小姐說,父親做夢都想做中醫,覺得給人治病很有成就感,很開心。
“既然他想考,我們就支持他。”冼小姐說,這次考試,除了在外地不能回來的,所有在家的人都來陪考,給他加油。
10時整,理論考試結束,考生們這才結束了檢查,交卷離場。
在技能操作考試現場抽簽中,冼才新抽到了8號。他在家人的陪同下休息了一會兒后,便進入技能操作試室,進行該環節的考試。
這場考試的主考官、市衛生局副局長藍敏雄說,成績將在下周公布,如果考試合格,這些“郎中”將會獲得《鄉村醫生執業證》,結束無證行醫的尷尬。 (本報記者 婁丹)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