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呼吁:《執業醫師法》應給民間中醫留出路
呼吁:《執業醫師法》應給民間中醫留出路
厥明子
去年在網站上流傳的一個《百名中醫碩博實名呼吁:拯救中醫,救贖自己》的帖子,今年又被頂了出來。帖子的大意,我瀏覽了一下,是說目前的中醫執業醫師制度,規定持有《中醫執業醫師證》的從醫人員,不具有臨床執業資格。這一規定,影響了學子們的就業,因為他們進不了綜合性大醫院的非中醫科,且不能開西藥。
而在不久前,百度貼吧中的“湖南中醫藥大學吧”又有一篇題目更加醒目的帖子《萬人中醫學子要求修改醫師考試報名辦法簽名》,引發了不少關注。與前一帖子異名同類,反映的是同一個問題。
這兩篇帖子給人一種很深刻的印象,學中醫的不能安心搞中醫,因為他們的執業范圍受限制,這是不公平的。因此他們強烈要求取得和西醫對等的待遇,原因是他們在校的專業,雖然名為中醫,其實有相當多的課時在學西醫理論。
嚴格來說,這兩篇帖子不是討論中醫發展的,而是個人發展權利的聲明。因為管理部門制定這些規定的原意,是要學中醫的專心搞中醫,以促進中醫的繼承和發展,然而規定出來了,生活現實不支持,把學子們拋進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但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讓中醫從業者有資格考取西醫的臨床執業證書),對于中醫的發展卻是危險的。因為直接攻讀西醫專業獲取證書不是更方便嗎?何必要取繞道中醫這樣一種迂回途徑呢?
事實上,中醫藥大學所招收的學生,若干年來多是通過調劑的方式獲得的生源,沒有多少人在填報高考志愿時,欣然在第一志愿的欄里填寫跟中醫藥有關的大學。這就容易理解,為什么有些中醫院校培養的學生,會反過頭來攻擊中醫,因為他們當初就是被迫的,直至畢業也沒有培養起對中醫的興趣。
這些現象,可以通過網絡看出些端倪。
在中醫藥大學的網站上,更多的是關于一些青春期的話題,對中醫本身的關注則顯得冷清。
相反,再看看網上一個個民辦中醫的網站,對中醫的熱忱一度高漲。
這種反差,在幾千年中醫的發展史上如影隨形。歷史上中醫的名家,除了祖傳的以外,多是在治國平天下的路上折戟之后,才回頭是岸,致力于中醫的。《思考中醫》的作者劉力紅先生說學中醫的人必須具有考取清華、北大的腦袋,那是指智商而言,善于應試的未必能在中醫領域同樣出彩。中醫的強大的生命力本來就在民間,過去是,將來也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