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的產生和發展簡史第 4 頁
三.氣功流行于新中國成立以后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中醫政策的關懷下,中國傳統氣功得到中央高度重視,在1953年籌建了河北省唐山市氣功療養院,1956年改名為北戴河氣功療養院,在 1957年建立了上海市氣功療養院。1957年原唐山市氣功療養院院長劉貴珍先生的著作《氣功療法實踐》出版后,獲得了中央衛生部的表彰,并正式確定使用 “氣功”和“氣功療法”這些現代新名詞。在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兩次掀起了全國氣功熱,推廣因是子靜坐法、內養功、放松功、強壯功、保健功,各 種氣功組織和氣功功法越來越多,1985年成立了上海市氣功研究所,是我國最大的氣功研究專業機構,許多綜合性醫院還設立了氣功科,不僅全國各地參加氣功 鍛煉的人群也越來越多,而且中國氣功走出國門,流傳到許多國家和地區。因此,中國氣功對全人類的養生保健事業也作出了很大貢獻。
21世紀初,中央對氣功組織和氣功功法進行了整頓,2001年4月成立了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明確界定健身氣功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 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且正式批準健身氣功屬于第97個體育項目。為更好地體現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推動 氣功更健康發展,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全國部分體育院校、中醫院校的專家、教授和民間氣功養生家,于2002年底完成了編創4種健身氣功新功 法——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從2003年8月起在全國部分省市組織“試行推廣”和進行大型展示活動,從2006年起已在全國各地組織“推廣普 及”和進行更大規模的展示活動,已經取得了初步效果,尤其適合于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和有亞健康的中青年人進行鍛煉,不僅使健身氣功更加健康、蓬勃地向前 發展,而且使古老的氣功舊顏煥新貌。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