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中的飲食不節第 2 頁
飲食五味的不適度。《素問·六節藏象論》:“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泛指各種不同的種類、不同性味的食物成分,又為食物的總稱。因此,《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強調五味必須調和均衡,不能太過,太過則損傷其相應的臟腑,而產生相應的病癥。《內經》有多處關于五味致病的規律的記載《素問·五臟生成篇第十》:“是故多食咸,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發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郵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
飲食不合時宜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此處有階段次第,又十年為一節次。說明《內經》時期“節”有時段的含義。所以此處飲食不節應解釋為飲食不合時宜。
后世醫家著述有諸多相關論述和大量的醫案并將其列入飲食禁忌范疇,如《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苦,肺病禁苦,腎病禁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辨曰:春不食肝者,為肝氣王,脾氣敗,若食肝,則又補肝,脾氣敗尤甚,不可救。又肝王之時,不可以死氣入肝,恐傷魂也。若非王時,即虛,以肝補之佳。余臟準此。”《金匱要略·果實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如“正月勿食蔥,令人面生游風。……”《備急千金要方·第二十六食治方》如:“六月勿食羊肉,傷人神氣”。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