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各種飲食養生方法第 2 頁
細說各種飲食養生方法第 2 頁
博食博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博食是獲得各種營養素使營養平衡的保證。日本提出“每天至少吃30種食物”。我國古代醫學著作中提出的“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博食思想,一直受到古往今來的中國人的高度重視。博食的正確辦法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注意糧豆混食、米面混食,適當輔以包括肥肉在內的多種動物性食品。
淡食淡食是指多食蔬菜,少食葷菜,主張薄滋味。唐代醫學家孫思邈主張“善養性者,常很少食肉,多食飯”。《呂氏春秋》鄭重提出:“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命之曰爛腸為食。”正如俗話所說:魚生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多鹽、多油、多糖現在稱為“三害”,淡食還要有少鹽、少油、少糖三大內容。
冷食“低溫可延壽”的觀點,正在被人們所推崇。目前多為“外界降溫”,而冷食則是內部降溫法,胃腸受到大量冷食的刺激,就會加快蠕動,可以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
暖食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燙口,以熱不灼唇,冷不冰齒為宜。食物過熱過燙,對消化道主要是物理傷害;燒灼黏膜、燙傷管壁;過食生冷,寒傷脾胃,運化失調,食滿腹脹,甚而痛腸無時,導致嘔吐、腹瀉、痢疾等病。
鮮食絕大多數食物均以新鮮為上,許多“活營養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鮮吃鮮做”、“不吃剩”。
生食生食被認為是“良性回歸自然”,適合生食的盡量生食。我國人民歷來有生食瓜果蔥蒜的習慣,但生食范圍狹窄。生食某些食物有多種好處。一般的瓜果蔬菜經過高溫燒煮,包括維生素在內的許多營養成分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生食則無此弊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