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三方法第 2 頁
進補勿忘冬灸
中醫注重養藏之道,有“冬季補一補,來年打老虎”之說。提起冬季藥膳進補,很多人馬上就會想起《傷寒論》里的“當歸生姜羊肉湯”,尤其手腳冰冷的女性和老人。佛山市中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潘永表示,羊肉煲、羊肉湯味鮮美,性溫補,確實非常適合冬季進補食用,但人們吃多了容易燥熱內生,五心煩熱,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口干舌燥,爛嘴角。因此,在烹飪時就要注意巧加搭配,同時也要注意“秋冬養陰”的進補原則。他指出,家庭在制作羊肉煲或羊肉燙時,可以適量加入馬蹄、雞血藤等,在去膻味的同時,可清虛熱養陰。此外,冬季人們喜歡打火鍋,攝入的肉類過多,容易出現上火、痰多的癥狀,不妨吃點冰糖雪梨陳皮煲水的甜品,可以化痰順氣,潤肺清燥。
除了飲食進補外,三九寒冬的冬灸可謂最應時的別樣進補。在最寒冷的季節,在特定穴位上貼敷溫經祛寒,健脾補腎的藥物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并治療冬季高發的哮喘、老慢支、過敏性鼻炎、反復上感以及虛寒腹瀉等。中醫認為,除了上醫院貼藥外,熱水泡腳、艾灸也是很好的“補藥”,睡前熱水泡泡腳,以艾條熏涌泉,或以艾灸盒灸足三里、關元、氣海等穴位,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使人溫暖入睡。
冬主藏宜多睡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人雖然不是需要冬眠的冷血動物,但冬季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故人體也宜順應自然,多靜少動,相應比其他季節多睡一些時間。潘永副主任醫師認為,冬季里宜早睡晚起,成年人應保證每晚8小時的睡眠時間,小孩甚至應該更多一些。現代人上班時間是固定的,不能晚起,那么晚上應該10點前就要上床睡覺。不少人喜歡貓在家里上網玩游戲看電影,臥室里電視、電腦、手機一應俱全。“為了保證較高的睡眠質量,臥室最好不放或少放手機、電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以免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睡眠造成影響。”
一些老年人習慣起早,天氣晴朗時他們仍一大早爬起來堅持晨練,并認為晨練對抗寒冷,有益健康。事實上冬主藏,白天過度活動消耗陽氣,不利于陽氣的收藏,清晨氣溫較低容易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臨床上,不少老人心梗、突發中風,都是晨練時發生的。老人可以把晨練安排在有太陽的八、九點以后,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潘永副主任醫師提醒說,冬季不宜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運動,以免損傷陽氣,但多吃不動不利身體健康,可參加一些如快步走、踢腿走、打太極、跳舞等有氧運動,以感覺身體發熱,微微汗出為宜。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