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三要素”第 3 頁
此外,秋季精神調養,應做到內心寧靜,神志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等情緒,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起居上,應保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因早臥可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則利于肺氣之舒展,且防止收斂之太過。另外,冷水浴也應在整個秋天堅持,不要間斷。
秋季養生要素三:秋季食療勿亂“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應適當進補,以養陰氣。但進補雖然重要,卻不可亂補。大體上,秋季進補,有以下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中醫認為:“有病病受之,無病人受之”。無病進補,既增加了開支,又傷害了身體。比如,無病長期服用葡萄糖,可能引發肥胖;無病服用過量魚肝油,可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中毒等。
二忌慕名進補。認為越有名、價格越高的補品越能補益身體,是現代人養生的一個誤區。比如,人參價格高,是補品之王,但若不辨體質,肆意濫服的話,則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孔流血等。
三忌虛實不分。中醫進補的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證又有陰虛、陽虛、氣虛及血虛之分,只有對證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便會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適可而止,過則為害。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是有害的。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不是科學的養生方法。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最好別吃藥。切記:藥補不如食補。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