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防“肝火”
春季養生防“肝火”
中醫學認為,春主肝,肝主生發,生發過了會化火,而生發不出,郁在體內也會化火。那么,怎樣調理才能避免“惹火上身”?
隨時補充水分。山東省平陰縣衛生局副主任醫師朱本浩指出,常喝溫開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沖刷口腔中的細菌、抑制細菌生長,即使水分蒸發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毫升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水,上火時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如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提高睡眠質量。睡眠不好的人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從事腦力工作的人,血液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其做法如下: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2/3,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了。足浴對改善血液循環很有幫助,泡1個星期就會發現愈來愈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氣房皮膚也不會干燥。
飲食清淡可“消火”。上火時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如油炸類、餅干、花生等,應以蔬菜、清湯等低熱量飲食為主,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另外,春季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容易侵犯人體而致病。所以在飲食上應攝取富含維生素的各種蔬菜水果和礦物質,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侵襲,有利于春季養生。
藥物治療“上火”。藥物治療“上火”,要注意兩點:一是選用中藥,而不盲目服用西藥。因前者是調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卻只能針對癥狀治其標。二是遵照中醫理論辨證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服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導赤散等,治“實火”用三黃片、牛黃解毒片等藥泄火,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見“火”就用三黃片之類,有時并不奏效,反而誤事。孕婦或年邁體弱者上火時,切不可濫用泄火藥,應請醫生診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