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肝病證 第四節 缺鐵性貧血第 2 頁
[臨床診斷]
1.病史常有喂養不當或慢性失血病史。飲食中鐵供給不足,吸收障礙。經常鼻衄、腸道鉤蟲癥是小兒慢性失血的常見疾病。
2.臨床表現發病緩慢,皮膚粘膜逐漸蒼白或蒼黃,以口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為明顯,易感疲乏無力,不愛活動,食欲減退,年長兒可自訴頭暈、眼前發黑等。由于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經常輕度腫大,年齡愈小、病程愈久,則肝脾腫大愈明顯。
3.理化檢查以外周血紅蛋白減少為主,1b<llOg/L(6歲以上<120g/L)。紅細胞為小細胞、低色素性改變,網織紅細胞一般正常。紅細胞平均體積(MCV)<80um的3次方,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MCH)<27PS,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31%。骨髓象示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比例正常或紅系增多。紅細胞系統中以中幼和晚幼紅細胞增加明顯。胞漿成熟程度較胞核差,故各期紅細胞體積較小,胞漿少,染色偏藍。
4.分度
(1)輕度血紅蛋白:6個月-6歲(90-110)g/L,6歲以上(90—120)g/L,紅細胞(3-4)x10的2次方除以L。
(2)中度血紅蛋白(60-90)g/L;紅細胞(2-3)
(3)重度血紅蛋白(30—60)g/L;紅細胞(1-2)
(4)極重度血紅蛋白<30g/l;紅細胞<1X1012/L
5.鐵劑治療后貧血明顯改善。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