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肝病證 第四節 缺鐵性貧血第 10 頁
[文獻摘要]
《靈樞·邪客》:“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脈,化以為血。”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羸瘦候》:“夫羸瘦不生肌膚,皆為脾胃不和,不能飲食,故氣血衰弱,不能榮于肌膚。”
《幼幼集成·諸血證治》:“經曰:營者,水谷之精也,調和于五臟,灑陳于六腑,乃能人于脈也。生化于脾,總統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腎,濡潤宣通,靡不由此。……血虛者,精神如舊,唇舌如常,以四物湯加參、術,補氣即所以生血也。”
[現代研究]
劉鈞.補氣健脾法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遼寧中醫雜志1995;22(11):507
補氣健脾方含炙黃芪15g,黨參、山楂各10g,白術、炙甘草各6g。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47例。同時設養血補血方組(用當歸、熟地、枸杞子、山楂、紅棗)治療39例;硫酸亞鐵組治療18例;空白對照組(用酵母、維生素C)治療28例。結果從治愈率看,補脾組優于補血組,補血組優于硫酸亞鐵組,硫酸亞鐵組優于對照組,說明補氣健脾法治療缺鐵性貧血是行之有效的;方中無補血之藥,而收生血之效,證實了“氣能生血”理論的科學性。
陳夢麟.驢膠補血沖劑治療兒童缺鐵性貧血54例療效觀察.湖南中醫雜志1996;12(5):26
用本品(驢皮膠、當歸、熟地、黨參、黃芪、白術。每包20g,長沙市第二制藥總廠生產)10g,1日3次口服,4周為1療程。治療54例。結果治愈41例,有效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2.6%。對照組用富血素糖片(含富馬酸鐵、維生素C)治療24例,結果治愈12例,有效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70.8%。兩組比較,療效有顯著差異(P<0.05)。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