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脾胃病證 第一節 鵝口瘡
鵝口瘡是以口腔白屑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疾病。因口腔滿布白屑時狀如鵝口,故名。又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稱“雪口”。本病無明顯季節性,常見于稟賦不足,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久病、久瀉的小兒,尤以早產兒、新生兒多見。一般預后良好。本病在《諸病源候論·鵝口候》中已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書中說:“小兒初生口里白屑起,乃至舌上生瘡,如鵝口里,世謂之鵝口。此由在胎時受谷氣盛,心脾熱氣熏發于口故也。”明確指出了鵝口瘡是由心脾積熱所致。
[病因病機]
本病以胎熱內蘊,口腔不潔,感染穢毒之邪為主要病因。孕母體內蘊積熱毒遺于胎兒,或生后護理不當,口腔不潔,柔嫩粘膜易于破損,穢毒之邪乘虛而入,發為本病。或因疾病用藥不當,正氣受損,體內陰陽平衡失調,陰液暗耗,虛火內生,上熏口舌而成。鵝口瘡的病變部位在心脾,病久可影響到腎。脾開竅于口,脾絡布于舌下,口腔粘膜有賴于脾氣煦養;心開竅于舌,心脈布于舌上。心脾積熱,循經上炎,熏灼口舌,穢毒外侵,致使口腔舌上產生白屑。若因嬰兒先天稟賦不足,素體陰虧,或久病傷陰,腎陰不足,水不制火,虛火上浮,內熏口舌,亦可導致口腔舌上出現白屑,且綿延反復。
[臨床診斷]
一、診斷要點
1.舌上、頰內、牙齦,或唇內、上腭散布白屑,可融合成片。重者可向咽喉等處蔓延,影響吮乳及呼吸。
2.多見于新生兒、久病體弱兒,或長期使用抗生素者。
3.取白屑少許涂片鏡檢,可見真菌的菌絲及孢子。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