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二十四節 紅蝴蝶瘡第 4 頁
(二)免疫學檢查
1.狼瘡細胞陽性率在60%左右,但特異性低。
2.抗核抗體檢查,陽性率在90%以上,其中抗雙鏈DNA抗體特異性高,陽性率為95%,效價與病情輕重成正比:其他如抗Sm抗體、抗SS—A抗體、抗SS—B抗體陽性率為30%左右。
3.補體及免疫復合物檢查,循環免疫復合物升高,血清總補體及C3,C4均降低,尤以C3下降顯著。
4.狼瘡帶試驗檢查,用直接熒光免疫法在患者皮膚和真皮連接處檢查,可見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呈顆粒狀、球狀或線條狀排列的黃綠色熒光帶,在系統性紅蝴蝶瘡的正常皮膚暴露部位陽性率為50%一70%,皮損部位高達9096以上,診斷意義較大。
[鑒別診斷]
一、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明顯,可出現風濕結節,抗風濕因子大多為陽性,無系統性紅蝴蝶瘡特有的皮膚改變,紅斑狼瘡細胞及抗核抗體檢查陰性,對光線不敏感。
二、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疼痛,類風濕因子大多陽性,查不到狼瘡細胞,無紅蝴蝶瘡特有的皮損,可有關節畸形。
三、皮肌炎多于面部開始,皮損為以雙眼瞼為中心的紫藍色水腫性紅斑,多發性肌炎癥狀明顯,肌酶、尿肌酸含量異常。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