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七節 疥瘡第 3 頁
二、外治法
以殺蟲止癢為原則。
(一)硫黃軟膏(霜)硫黃為古今治療疥瘡的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上常用5%~20%的硫黃軟膏,小兒用5%一10%濃度,成人用10%~15%濃度,若患病時間長,可用20%濃度,但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產生接觸性皮炎。用法:先用川椒15g,白鮮皮、地膚子各30g,煎水外洗,或用溫肥皂水洗滌全身后。再搽藥,一般先搽好發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3天,第4天洗澡,換洗衣、被、床單,此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2個療程,停藥后觀察1周左右,如無新的皮損出現,即為痊愈。
(二)其他藥物亦可選用10%百部酊、雄黃膏、一掃光等外搽,方法同上。
[預防與調攝]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
2.患者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陽光下充分暴曬,以殺滅疥蟲及蟲卵。
3.徹底消滅傳染源,在家庭或集體宿舍里發現患者應予分居,并積極治療。接觸病人后應用肥皂水洗手。
4.改善環境衛生,加強衛生宣傳,對公共浴室、旅館、車船的衣被用物應定期清洗消毒。
[結語]
疥瘡中西醫同名。其特點是皮膚皺褶處,出現隧道、丘疹、水皰、結節,夜間劇癢,可找到疥蟲。應與癢疹、濕疹、丘疹性蕁麻疹、虱病相鑒別。濕熱毒聚證,治宜清熱化濕、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外治以殺蟲止癢為原則,常用5%~20%的硫黃軟膏。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