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七節 疥瘡第 2 頁
自覺奇癢,遇熱或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由于劇烈的搔抓往往引起皮膚上出現抓痕、血痂,日久皮膚出現苔癬樣變或濕疹樣變。繼發感染可引起膿皰瘡、癤病、癰等,并發腎炎。
實驗室檢查:刮取患處丘疹、水皰等的皮屑,在顯微鏡下發現疥蟲或蟲卵;如果發現隧道,可用針尖挑破直達閉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針頭大灰白色小點,顯微鏡下可發現疥蟲。
[鑒別診斷]
一、癢疹兒童與成人均可發病,但以兒童為多,好發于四肢伸側及軀干部,皮損主要為風團樣丘疹,如豆樣堅實,瘙癢無度,病程緩慢,無傳染性。
二、濕疹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無一定好發部位,皮損呈多形性,可有潮紅、腫脹、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大皰、糜爛、滲出、結痂等,無傳染性。
三、丘疹性蕁麻疹多發于兒童,常見于春秋季節,好發于四肢及腰腹部,皮損為散在紡錘形丘疹、丘皰疹及水皰,自覺瘙癢,容易復發。
四、虱病主要發于軀干,皮損為繼發性損害,如抓痕、血痂,指縫無皮損,在衣縫中可找到虱及虱卵。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濕熱毒聚皮膚水皰多,丘皰疹泛發,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濕爛;或膿皰疊起,或起紅絲,娶核腫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接觸疥蟲兼感濕熱之邪,郁于肌膚,故見皮膚水皰多,丘皰疹泛發,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濕爛;搔破染毒,濕熱毒聚則見膿皰疊起,或起紅絲,饕核腫痛;舌紅、苔黃膩、脈數滑為濕熱毒聚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解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