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八節 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是被蟲類叮咬,或接觸其毒液或蟲體毒毛而引起的一種皮炎。《外科正宗》云:“惡蟲乃各稟陰陽毒邪而去…,如蜈蚣用鉗,蝎蜂用尾……自出有意附毒害人……”其臨床特點是皮膚呈丘疹樣風團,上有針頭大的瘀點、丘疹或水皰,呈散在性分布。
[病因病機]
人體皮膚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接觸蟲體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膚,與氣血相搏所致。
[診斷]
多見于夏秋季節,好發于暴露部位。皮損為丘疹、風團或瘀點,亦可出現紅斑、丘皰疹或水皰,皮損中央常有刺吮點,散在分布或數個成群。自覺奇癢、灼痛,一般無全身不適,嚴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胸悶等全身中毒癥狀。
臨床上因由類不同,其表現也有差異。
一、蠓蟲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現瘀點和黃豆大小的風團,奇癢,個別發生水皰,甚至引起丘疹性蕁麻疹。
二、螨蟲皮炎粟米大小至黃豆大小的紅色丘皰疹;或為紫紅色的腫脹或風團,有時可見到蟲咬的痕跡。
三、隱翅蟲皮炎皮損呈線狀或條索狀紅腫,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皰或膿皰,自覺灼熱、疼痛。
四、桑毛蟲皮炎皮損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紅色斑丘疹、丘皰疹或風團,劇癢。
五、松毛蟲皮炎皮損為斑疹、風團,間有丘疹、水皰、膿皰、皮下結節等,不少患者有關節紅腫疼痛。但膿液培養無細菌生長。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