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乳房疾病 第八節 乳衄第 3 頁
(二)脾不統血乳頭溢血,顏色淡紅或黃色稀水,量多自溢,乳暈部可捫及小結塊;伴面色少華,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辨證分析:思慮傷脾,統血無權,血流胃經,溢于乳竅,故乳頭溢血;脾虛血虧,故顏色淡紅或色黃質稀;脾虛運化失職,痰濕不運,加之離經之血結于乳絡,痰瘀并結,故乳暈部可捫及小結塊;脾虛氣血不足,故面色少華,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均為脾虛血虧之象。
治法:健脾養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二、外治法
本病經治無效,反復發作,或疑為惡變者,應盡早手術治療。
[預防與調攝]
1.調情志,保持心情舒暢。
2.盡早診斷,及時治療,無效時盡早手術治療,并行活體組織檢查,若發現癌變,應立即施行乳腺癌根治術。
[結語]
乳衄相當于西醫的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頭狀癌,但嚴格地講,它只是一種癥狀。本節所述的是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它屬于良性腫瘤,其特點是:乳竅溢出血性液體,乳頭或乳暈部觸及可活動的質軟、不痛腫塊,有6%一8%可惡變為乳頭狀癌。應與乳巖、乳癖相鑒別。肝郁火旺證,治宜疏肝解郁、清熱涼血,方用丹梔逍遙散加減;脾不統血證,治宜健脾養血,方用歸脾湯加減。對辨證施治1—2個月未見明顯好轉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