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乳房疾病 第三節 乳癆第 2 頁
[鑒別診斷]
乳巖多發于40—60歲的婦女,腫塊多為單發,質地堅硬,表面高低不平,病情發展迅速,晚期患部皮膚呈典型橘皮樣改變,腫塊潰破后呈菜花樣,時流血水,其味惡臭,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堅硬。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氣滯痰凝多見于初起階段。乳房腫塊,形如梅李,推之不移動,硬而不堅,不紅不熱,不痛或微痛,以后逐漸與皮膚粘連;伴心情不暢,胸悶脅脹:舌淡紅,苔薄膩,脈弦。
辨證分析:體質素虛,肺腎陰虛,陰虛則火旺,火灼津為痰,痰火凝結,更兼肝氣郁結,氣滯痰凝,阻于乳絡,而致乳房腫塊質硬;肝氣郁結,故心情不暢,胸悶脅脹;苔膩、脈滑為氣郁痰凝之象。
治法:疏肝理氣,化痰散結。
方藥:開郁散合消瘰丸加減。
(二)正虛邪戀多見于成膿或潰后。乳房腫塊增大變軟,皮色微紅微腫,壓痛或隱隱作痛,久則可有乳頭溢膿溢血;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發病后失于治療或治療不當,正氣漸虛,痰熱之邪未能清除,故乳房腫塊增大;熱盛肉腐,肉腐為膿,故腫塊變軟,皮色微紅微腫;病變蔓延至乳絡,故乳頭溢血溢膿;舌紅、苔黃、脈數為有熱之象。
治法:扶正托里透膿。
方藥:托里消毒散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