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瘡瘍 第十二節 流痰第 3 頁
[鑒別診斷]
一、附骨疽大多發于長骨干骺端;起病較快;開始即有高熱;疼痛劇烈,病變處胖腫,靠近關節的干骺端有明顯叩擊痛。
二、流注發于肌肉;無固定部位,隨處可生;大多為多發性;起病較快;疼痛較輕,成膿較快;潰后易收口。
三、歷節風雖也發生在關節,日久也可出現肌肉萎縮,關節變形,但初起即有寒熱汗出;肢節竄痛無定處,且有多發性關節炎病史。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陽虛痰凝患部隱隱作痛.不紅不熱,腫脹不顯,繼而關節活動障礙,動則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減退,畏寒肢冷;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陽氣不足,氣血虧損,風寒痰濁之邪乘虛侵入筋骨,使骨骼氣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處隱痛,功能活動障礙;氣血不足,陽氣虛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為陽虛之象。
治法:益腎溫經,散寒化痰。
方藥:陽和湯加減。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