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辨證第 4 頁
三、肢體長短測量法:根據人體解剖標志量取[如圖]。
上肢長度:肩峰至橈骨莖突(或至中指尖)間的距離。
上臂長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間的距離。
前臂長度:肱骨外上髁至橈骨莖突(或中指尖)間的距離。
下肢長度:方法有二。一是髂前上棘至內踝尖下緣;二是臍至內踝尖下緣。第二種方法多用于骨盆骨折或髖部病變時用,如髂骨取骨術后病人。
大腿長度:髂前上棘至膝關節內緣。
小腿長度:膝關節內緣至內踝。
肢體周徑:測量周徑時,要求兩肢體取相應的同一水平位置,測量腫脹時應取最腫處,測量肌肉萎縮時應取肌腹部。如常在髕上10~15厘米處測量大腿周徑;在小腿取最粗處測量小腿周徑。
四、測量關節活動范圍
中立位0度法:如肘關節完全伸直時定為0°,完全屈曲時則可成140°,在描述時應寫成肘關節伸屈范圍為0°~140°。
鄰肢夾角法:以兩個相鄰肢段所構成的夾角計算,例如,肘關節完全伸直時定為180°,屈曲時可成40°,則關節活動范圍為180°-40°=140°。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