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傷科辨證
中醫傷科辨證
傷科的辨證就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加上量、摸等方法,對傷者進行臨床檢查,同時還要結合X線、實驗室和現代一些新的檢查方法,將所收集到的臨床資料作為依據,根據中醫理論加以綜合分析,對疾病作出正確的診斷。在辨證時既要有整體觀念進行全面的檢查,又要結合傷科的特點,進行細致的局部檢查。
【望診】
望診包括望全身(包括望神色和望形態),望局部(包括望畸形,望腫脹、瘀斑,望創口,望肢體功能),望舌苔,量法(即測量肢體長短粗細)。
◆ 望全身
◆ 望局部
◆ 望舌苔(詳見《中醫診斷學》望舌苔部分)
◆ 量法
【望診·望全身】
一、望神色:中醫認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盛衰反映傷病的輕重,主要通過傷者的肢體形態動靜、面部表情、色澤氣質、語言意識等方面表現出來。若傷者表情痛苦、精神不振、面色蒼白或晦暗無光,均說明傷勢嚴重;若傷者神志昏迷或譫語,汗出如油,四肢不溫,口開目閉,瞳孔縮小或散大,呼吸急促或微弱等多為危癥。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