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督脈論脊髓和腦病發病機制第 6 頁
絡脈之病為重要病理機轉
腎督虧虛,精血不足,正氣虛損,營衛失調,衛外機能低下,外邪可由體表之絡入侵,一方面可直接入里傷督而發病;另一方面又可影響絡脈中氣血運行,葉天士曾言:“邪與氣血而凝,結聚絡脈。”絡脈氣滯不行,血運不暢,氣滯于絡,血瘀在絡,氣失溫煦之功能,血失濡養之職,每多出現四肢或軀體疼痛、怕冷等癥。
腎督虧虛,精血不足,絡脈中氣血不足而失卻濡潤,又可出現絡虛不榮的病理機制,如脊髓空洞癥因絡虛不榮而臨床常表現為一側肢體或四肢末端病變節段以下感覺減退,痛溫覺喪失,皮膚營養障礙;又因絡虛不榮,營衛失和,可見半側軀體皮膚多汗或無汗。絡虛不榮每多兼有絡脈氣血運行不暢之病理因素,所以脊髓空洞癥、亞急性脊髓聯合變性等病還常見有肢體麻木不仁或疼痛等。
腎督虧虛,精氣不足引起的絡脈之病,有從表而入絡之新病(隨后入里,腎督虧虛,感邪而得病大多為此類),也有病之日久,“久病入絡”之多年痼疾(腎督虧虛,正衰而病或感邪病者均可見有),亦有絡病貫穿于整個疾病的過程之中,如多發性硬化其發病、進展和病情反復,均與絡脈相關,絡脈即是受病之所,又是毒邪傳導的途徑。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