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病不該只從“痰”治
王金亮 侯紅霞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院
中醫之痰臨癥可分為兩類,一類乃有形之濁痰,一類乃無形不可見之痰。中醫認為痰性黏膩,病情纏綿難愈,其性屬陰,故其致病特點也多病程長,病位廣,涉及臟腑、筋骨、皮毛及上下左右,無所不至。故云“怪病多痰”。
痰之為病,雖癥狀復雜,但臨床上大多是先有病而后生痰,故臨證之時當辨病以求其因,若只重治痰,不重其因,以治痰為治病,而不去探討因何生痰,其病總難治愈!夺t學正傳》指出:“痰證古今未詳,方書雖有懸飲,留飲、支飲、痰飲,諸飲之異,而莫知其為病之源!笨梢娭翁挡磺笃湟,自古有之,縱觀臨床一些看似與痰有關的疾病,從痰治療,療效不佳者多。如單純用化痰藥治療痹證痛癥,能有療效者少見。《景岳全書》云:“今舉世醫流,但知百計攻痰,便是治病,竟不知所以為痰,及因何而起,是何異引指使臂,灌汁以救根者乎。標本誤認,主見失真,欲求愈病難也。”此言不謬。
實際上,這些怪病多為臟腑功能失調,水液代謝失常,其癥以痰為標!睹麽t雜著》指出:“痰者病名也,人之一身氣血清順,則津液流通何痰之有?”《景岳全書》也云:“怪病之為痰者,正以痰非病之本,乃病之標耳”;“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虛而生”;“盜賊之興,必由國運之病,而痰涎之作,必由元氣之病!惫植≈祵崉t是臟腑功能失調之結果,故治療上多以治痰為標,而調治臟腑功能才是治本之大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