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中西醫發展鎖定在中西醫結合上
筆者近期閱讀王耀勛先生著的《破解中醫藥》(知識產權出版社)一書。對書中關于中西醫結合的論述不敢茍同,茲略陳管見如下:
《破解中醫藥》說:“中西醫有著各自的優勢,各自比較成熟的理念、理論、方法,也都有不成熟或者錯誤的地方。……應該取長補短、互相協調,建立起沒有中西之分的、完全融合的全醫學,才可能是理想的醫學”。
相對而言,筆者更贊成衛生部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三駕馬車”理論,即“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發展、長期并存”的方針,不贊成把中西醫結合當做中醫和西醫共同的目標和未來。換句話說就是支持在中醫、西醫各自獨立的前提下,有一部分人來搞中西醫結合的探索和研究,反對以中西醫結合來取代中醫和西醫。
在看到中西藥結合應用帶來療效提高的同時,還應該充分評估中西藥合用可能給患者的身體和經濟狀況、中醫藥理論體系發展、中醫師臨證思維培養帶來的不利影響。這樣才能揚長避短、未雨綢繆,把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點。
在現階段,中西醫結合應該在系統掌握中西醫兩種理論體系的高級人才中提倡,不宜在初入醫門者或中醫學生中提倡。
中西藥結合應用應該有所選擇,對于中西醫各自已有良好效果的病種,則不必強求中西藥合用。對于效果確實優于單用中醫、西醫的成果,應予提倡,并逐步上升到理論高度。如此循序漸進地促進和發展中西醫結合事業。
中醫人應該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實行“改革開放”,吸納一切先進的、對我有用的知識和技術,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最終達到與西醫、中西醫結合共榮共存之目的。(王樹文)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