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現代化不能放棄傳統智慧第 2 頁
例如,現在中國的醫療現狀,基本上是西醫處在主流地位,甚至占居著話語權與裁決權,其精密的檢查、規范的措施和針對性極強的、起效快速的藥物以及各種手術,不但被社會認可,也令許多中醫人眼花繚亂,因而日漸放棄自己的特色與優勢去向西醫學靠攏。
學習人家的技術是好事,可怕的是喪失了中醫的思維方式,丟掉了中醫的智慧,成為人家的附庸。因此,現代的中醫人需要繼承前賢的思維方法,形成較為完美的智力形式以駕馭、掌握不斷膨脹的知識和信息,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
知識、信息是散亂的,而智慧才是理性的、靈動的、有創造力的東西。不論在任何國家、任何時期,智慧都是一種永不衰老的精神形式和能力;而知識和信息則隨時被文明發展、科學進步所超越而成為歷史文獻,從這個意義上講“智慧比知識更有力量”。
將信息加工為知識,將知識升華為智慧,只有這樣信息和知識才能發揮其作用,才可稱其為“力量”。有人說,今天的中醫未必比古代的中醫高明多少,單就科學知識的占有上而言,現在的中醫肯定比古代的中醫有優勢,而就中醫思維能力而言,或許還真達不到中醫前輩們的高度。
在醫學科學領域,用還原論分析方法為基本模式的西方醫學在整體觀念、和諧思想、生命原則、組合思辨等方面的探究,可能永遠無法達到中醫學的高度。在充滿中國人智慧的《黃帝內經》中,就可以尋找出現代醫學各種觀點的雛形;被稱為“方書之祖”的《傷寒雜病論》里,其理、法、方、藥仍有效地指導著臨床;現代醫學研究的各種新發現也每每為中醫學理論不斷地提供一個個佐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