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業急需大量專業人才第 4 頁
養生保健類人才大有可為
目前,健康產業是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已成為共識。而健康產業又大致可分為醫療產業和養生保健產業兩大類。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越來越多保健養生產業的出現,老百姓原來“生病去醫院”的意識開始有所改變,一部分民眾即使不生病也要主動到保健養生機構“治未病”。即使生了病,也要先去保健,實在不行再去醫院。要么索性直接接受所謂的保健養生療法,連醫院都不去了。但實際效果是,因為過度迷信一些不規范的養生保健方法而貽誤病情、加重病情甚至賠上性命的新聞在各大媒體上屢見不鮮。這不得不說是擺在中醫養生保健專業人士面前的尷尬。
那么,如何化解這一尷尬呢?筆者認為,中醫藥養生保健具有“簡驗驗廉、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優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但目前養生保健類專業人才的數量偏少,不能滿足廣大民眾的養生保健需求。這將給中醫藥院校養生保健類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空間。特別是從事養老服務、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培訓,參與新建立的療養院、康復醫院、治未病中心、體檢中心、體育健身中心、養老機構等工作。
科班出身的養生保健類專業人才只有真正投入到規范、專業的養生保健類事業中來,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力量,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養生保健專家,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養生保健的真正需求。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