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好老中醫作用 加大對名中醫培養力度
昨天上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深入本市醫院、街道、社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就“創新社會管理服務,推進首都社會建設”主題進行調查研究。他強調,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把創新社會管理的重點放在對人的管理和服務上。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王安順一同調研。
為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是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的重要內容,也是市領導非常關心的問題。昨天上午的調研活動,是從北京中醫醫院開始的。在醫院門診樓特需醫療區,劉淇、王安順等市領導察看了診療室和藥房等地,與中醫專家交談,與病人親切交流,詳細了解醫院的醫療服務情況。醫院推出雙休日門診、預約掛號等特色服務,每天都有中醫專家出診,診療的病人比過去增長了20%。劉淇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診療室里,老中醫專家溫振英、陳美正在給病人看病。劉淇親切地與她們交談,勉勵她們繼續發揮自己的特長,為更多的病人服務。樓道里張貼的醫院名醫傳承表,引起了劉淇的興趣。他說,中醫的傳承也是一項人才工程,要發揮好老中醫的作用,加大對名中醫的培養力度,保護好中醫、傳承好中醫、發展好中醫。在醫務室,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了本市衛生事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情況。劉淇詳細詢問了本市醫護比數字、每千人擁有醫生數、醫療資源分配以及中醫藥價格、對中醫傳統配方的整理工作等情況,并叮囑相關部門負責人,要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把優質醫療資源配置到社區、輻射到郊區,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難”問題;要在繼承和發揚中醫傳統優勢特色的基礎上,不斷擴大中醫診治范圍,通過制定扶持政策,鼓勵中醫進社區、進農村,為更多的病人服務。
管理網格化、服務零距離。這是東城區東直門街道系統設計、整體推進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創新的理念。作為本市社會服務管理創新綜合示范點,東直門街道已初步形成責任明確化、服務人性化、管理精細化、運行規范化、手段信息化的社會服務管理新模式。在街道社會服務管理綜合指揮分中心大屏幕前,市領導饒有興致地觀看了電腦演示信息管理系統。現場演示可以看到,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平臺整合了轄區內的各種資源,將管理和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了街巷社區、定位到具體的個人。劉淇對東直門街道在社會服務管理創新方面進行的積極探索表示贊賞。他強調,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社會管理的重點是人,要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點放到對人的管理和服務上。人民群眾幸福了,社會也就和諧了。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到人民群眾之中,更加主動地為不同人群,特別是生活困難群眾、無業人員、流動人口、生活困難的青年流動人員等特殊人群搞好服務,使他們及時得到關心和幫助,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力量。要將環境建設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大違法建設查處力度,為群眾營造更好的生活和居住環境。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