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是基層服務的重要力量
江淑安 北京聚醫杰醫藥科學研究院
筆者欣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了“全國民間醫藥暨民營中醫醫療工作座談會”,十分高興,民間中醫藥工作終于引起國家主管部門的重視了。筆者一直認為民間中醫是傳承和發展中醫藥的重要力量。
民間中醫是指扎根于基層的(特別是在農村的),大多具有一技之長的,在非官方醫療機構中工作的中醫人員。現在他們很多人仍沒有合法的行醫執照,但很受老百姓的歡迎。應把他們納入到傳承與發展中醫藥的隊伍中,發揮積極作用。
自古民間出名醫
縱觀醫史,有文字記載的歷代名醫,基本都出自民間。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萬密齋、王清任等等,即使有些名醫后來當了御醫,也是先在民間出名了,再被選入宮中的。新中國成立后的名醫,如呂炳奎、董建華、沈仲圭、耿鑒庭等等也都是從基層(民間)選調到北京的。衛生部、人事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表彰的30名國醫大師也大多擁有民間行醫的經歷。
民間中醫有傳統特色
什么是傳統中醫?就是用中醫傳統的理法方藥來防病治病的中醫。現在的中醫院大多已西化,中醫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多都沒有真正學懂中醫;在各級公立醫療機構中工作的中醫人員也被生存壓力逼迫,變得不中不西了。真正具有傳統中醫特色的中醫越來越少,以致鄧鐵濤老先生呼吁要培養“鐵桿中醫”。
而民間中醫大多是師承出身或自學成才的,多具有一技之長,他們沒有西醫知識,也沒有西醫的檢查設備和手段,不受西化的影響,靠的是中醫傳統的理法方藥,具有很濃的中醫特色,所以他們是培養和發揮傳統中醫的重要力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