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湯治風濕性關節炎第 2 頁
《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于脈處,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而脈絀急,絀急則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溫則痛止;因重中于寒,則痛久矣……。”《金匱要略》指出:“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已故名醫何紹奇指出:“風濕性關節炎屬祖國醫學中的痹證,其臨床表現是肌肉關節疼痛劇烈、麻木,有冷感,反復發作,遇冷加劇,朝輕暮重,呈漸進性病變,性質偏寒,病名為痛痹,應用仲景的烏頭湯為主治療。”烏頭最能溫經散寒,麻黃宣痹,芍藥緩急止痛,黃芪益氣固衛。病例一病在下肢,根據前賢經驗加牛膝、獨活引藥下行,通利血脈、祛風;加附片、細辛、地龍、白術加強散寒除濕之力。例二病在上肢,加桑枝、羌活,引藥上行,祛風通絡;舌質黯淡應為瘀阻經脈,故加姜黃、赤芍、當歸;年過五十尤其是女性,氣虛血虧較為嚴重,所以選用具有益氣溫經、和營通痹之功的黃芪桂枝五物湯為主調理善后。
以上兩例說明,雖然風濕病頑固難治,但只要辨證正確,找到疾病的本質,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準確遣方用藥,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經驗交流]胡思榮論治咳嗽經驗 09-23 [報刊簡介][圖文]《中醫健康養生》雜志簡介 09-16 [學術爭鳴]“厥陰”由來探秘 09-03 [中醫視點]別用分型治療取代辨證論治 09-02 [中醫視點]中醫醫療行為須構建評價體系 08-31 [中醫視點]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推動中醫… 08-31 [中醫視點]繼承創新是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的… 07-23 [學術爭鳴]中醫學術:從毒論治皮膚病 07-14 [中醫教育]發揮專長優勢 培養多元人才 07-12 [經驗交流]孫浩經方治小兒咳嗽經驗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