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名醫第 9 頁
中國歷史名醫第 9 頁十三、王冰
王冰,號啟玄子,又作啟元子。約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貫不詳,唐寶應中(762~763)為太仆令,故稱為王太仆。
王氏少時篤好易老之學,講求攝生,究心于醫學,尤嗜《黃帝內經》,曾“于先生郭于齋堂,受得先師張公秘本”。自天寶九年(750)至寶應元年(762),歷時十二年之久,注成《素問》24卷,合81篇,王氏對運氣學說很有研究,其理論見解記述于補入的七篇大論的注釋中,為后世運氣學說之本。他對辨證論治理論也有所發揮,如治療元陽之虛,主張“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而治療真陰之竭,則提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這是迄今臨床治則的名言。
王氏另有《玄珠》一書,宋代己佚。世傳還有《玄珠密語》十卷,《昭明隱旨》三卷、《天元玉冊》三十卷,《元和紀用經》一卷等,皆后人托名之作。
中國歷史名醫第 9 頁十四、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文學家、政治家及醫學家。生于唐大歷七年(772),卒于會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因擔任過太子賓客,故稱為劉賓客。
禹錫自幼體弱多病,經常廷醫服藥。對醫藥頗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成良醫。治病用藥,講求實效,不固守古法,提出“弭病于將然之先,而以攻治為后”的預防思想,治病善用單方、驗方,并重視收集整理民間醫藥經驗。他曾奉詔參加編撰本草和經方,著有《傳信方》二卷,此書包括他在連州時,薛景晦送他的十通方及民間經驗效方共五十余首,因每方皆有所據,故以傳從為名。其內容涉及臨床各科,兼載急救內容,用藥具有簡、便、廉之特色。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