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名醫第 8 頁
宇陀在青年時期,曾先后兩次去天竺求學,第一次留學歷經四年之久,第二次游學,往返共一年零八個月,返回吐蕃后,一面醫治病人,一面向門徒傳授醫術。
三十八歲時,宇陀第三次到天竺各地游學四年,廣投名醫。特別在名醫美旺(Me-dbyang)尊前,聆聽了《醫六十萬》(gSo-dpyadbum-pa)《醫續晶鑒》(rGyud-gSel-gyiMe-long)《月王藥診補遺》(Somaratsakha-skong)等等,在班欽。旃陀羅比尊前,受了《仙人耳傳》(Drang-srongXyan-brgyud)和《八支論》(Yan-lagbrGyad-pa)等眾多醫學論著。返回吐蕃,行醫授徒,成績卓著。贊普賜予他塔、工、瓊三處封地,并在工布曼隆溝修建寺院,培養醫生,加工藥材,炮制成藥,行醫治病,搜集民間藥方。嗣后,他帶領門徒往內地五臺山朝佛,向僧醫阿爾雅懇求醫道,聽受了《配方寶》(Sbyor-baiphreng-ba)和《內科藏義》(Byang-KhogDon-khrems)等很多的特殊的醫訓教言。
四十五歲時,宇陀以早期吐蕃醫學為基礎,吸收了漢地、天竺和各方的醫學,歷經二十多年的心血,撰成名傳千古的醫學巨著《四部醫典》。
鑒于宇陀。元丹貢布在藏醫學上的杰出成就,藏族人民尊稱他為“醫圣”和“藥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