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名醫第 6 頁
中國歷史名醫第 6 頁十、鑒真
鑒真,俗姓淳于,唐代佛學大師,生于唐垂拱四年,(688),卒于廣德二年(764)。
鑒真原籍廣陵江陽(今江蘇揚州),幼時家境清貧,長安元年(701)14歲時,隨父在揚州大云寺(后改名去興寺)出家,唐中宗神龍元年(705)他從道岸禪師受菩薩戒。景龍初年(708)隨師到洛陽、長安,屢從名師受教。開元元年(713)回到揚州時,他已成為對佛學具有較深造詣的高僧,任揚州大明寺主持。
唐開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榮睿、普照隨遣唐使來我國留學,并邀請高僧赴日弘法授戒。天寶元年(742))鑒真接受日本接連人邀請。天寶二年(743)鑒真和他的弟子祥彥、道興等開始東渡。十年之內五次泛海,歷盡艱險,均未成功。第五次東渡失敗后,62歲的鑒真大師雙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彥圓寂,邀請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東渡宏愿始終不移。唐天寶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啟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薩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兒島大字秋月浦)登岸,經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歡迎。
鑒真是我國第一位到日本開創佛教律宗的大師。當時日本天氣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級官員都接受了鑒真的三師七證授戒法,皈依佛門弟子,唐乾元二年(759年,即日本天平寶字三年,鑒真在奈良效區創建招提寺,并著有《戒律三部經》刻印流傳,是日本印板之開端。
鑒真通曉醫學,精通本草,他把我國中藥鑒別、炮制、配方、收藏、應用等技術帶到了日本,并傳授醫學,熱忱為患者治病,至德元年(756,日本天平勝寶八年),鑒真及弟子法榮治愈圣武天皇病,當時鑒真雖已雙目失明,但他以口嘗、鼻嗅、手摸來鑒別藥物真偽,辨之無誤,因此他在日本醫藥界享有崇高的地威望,人稱為漢方醫藥始祖,日本之神農。日本醫史學家富士川游在《日本醫學史》中指出:“日本古代名醫雖多,得祀像者,僅鑒真與田代三喜二人而已”(富士川游,《日本醫學史》)。
鑒真于唐廣德二年(764即日本天平寶字七年)五月六日圓寂。葬于日本下野藥師寺,立塔立方形,正面題鑒真大和尚五字。《日本國見在書目》中,著錄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又作《鑒真秘方》,其書久佚,佚文可以《醫心方》中考見。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