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筆下的藥方
清代作家曹雪芹多才多藝,對中醫藥也多有精通,據傳他在香山旗營里居住時,就曾給不少人看過病,還將許多藥方寫進了《紅樓夢》里。
有一天,曹雪芹正在家里寫書,忽然有人敲門。打開一看,門外站著一位四十多歲的漢子,手里提著大包小包。“您這是找……”“我找曹先生,就是寫《石頭記》的那位!”“我就是,您……”沒等他弄清怎么一回事,那人一下子跪在了地上,連磕了三個響頭:“多謝恩人,多謝恩人呀!”曹雪芹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連忙將他扶起:“我與您素不相識,為何施如此大禮呀?”“曹先生,是您寫的《石頭記》,救了我一家人呀,怎能不謝您呢?”曹雪芹把他讓到屋里,那人才把自己的來由從頭至尾說了一遍。
原來,這位姓王,在城里開了個水果攤兒,以此養活一家老小。一天,來了幾個小子,不問三七二十一,走到攤前抓起果子就吃。王掌柜剛一要錢,這幾個小子眼睛一瞪,上前抓住他連打帶踢,最后把攤子也給砸了。王掌柜氣得口吐鮮血,躺在地上爬不起來,最后是幾位好心人把他送回了家。后來一打聽,才知道那幾個小子是王爺府的,誰敢惹呀。王掌柜連氣帶病在炕上躺了一個多月,雖然吃了不少的藥,也沒管什么事兒,一家人急得不知怎么辦才好。
在王掌柜家隔壁住著位李二叔,是個“書迷”。有一天,他拿著一本手抄的《石頭記》來到王掌柜家,指著書上的幾行字對王掌柜說:“這里有個藥方,說是山羊血黎洞丸能治跌打損傷、淤血奔心、頭昏不省等病,我看您可以試一試,興許管用。”王掌柜一聽在理兒,便叫兒子去藥房抓幾劑吃吃看。誰知,他一連吃了三劑,果然見效,接著又吃了幾劑,竟能下地了,沒過多少日子,他就出攤兒了。一家人很感激那位寫書的人,非要當面謝謝不可。王掌柜向李二叔一打聽,才知道這寫書的人姓曹,家住在西郊香山一帶,于是備下厚禮,打聽了五六位才找到曹雪芹的家。
聽了王掌柜的講述,曹雪芹才弄清了是怎么一回事兒,從此他與王掌柜成了好朋友。
為了給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有意把一些藥方寫進書里。粗略統計了一下,就有30多個,如氣血雙補的人參養榮丸(第3回),補陰的左歸丸(第28回),補陽的右歸丸(第42回),滋養安神的天王補心丹(第28回),祛暑解表的香善飲(第29回),用于療瘡發背的梅花點舌丹(第42回),調和肝脾的六味地黃丸(第53回)、活絡丹(第42回),涼性開竅的至寶丹(第91回),溫性開竅的十香還魂丹(第91回),延年益壽的八珍益母丸(第28回)、調經養榮丸(第77回)、催生保命丹(第42回)、山羊血黎洞丸(第31回)、祛邪守靈丹(第57回)及開竅通神散(第57回)等。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