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皮脂溢出癥
中醫辨治皮脂溢出癥
皮脂溢出癥,中醫稱之為“白屑風”,認為本病多由風邪侵入毛孔,郁久血燥,肌膚失養所致。臨床上一般將本病分為油性皮脂溢和干性皮脂溢兩種。前者皮脂分泌旺盛,在頭皮、前額和鼻翼等處非常油膩,常伴發痤瘡、粉刺,易繼發脂溢性皮炎、毛囊炎或脫發。后者頭皮常有較多的灰白色或灰褐色碎小鱗屑,宛如麩皮,頭皮微紅,時感瘙癢,稱為頭部糠疹。頭發漸變細弱、萎黃、稀疏,脫發日漸加劇,頭皮緊張干燥,落屑,皮脂腺日漸萎縮,自覺瘙癢,皮膚粗糙,有色素增多及角化現象。筆者臨證時將本病分為兩種證型予以論治,獲得了良好的療效。
風熱型 皮膚干燥,有灰白色鱗屑,呈糠粃樣,瘙癢。舌質紅,苔薄白而干或薄黃,脈浮數或弦。治法:疏風清熱潤燥。處方:薏苡仁30克,何首烏(制)20克,當歸、鉤藤各12克,荊芥、防風、苦參、菊花、胡麻仁、澤瀉、知母、牛蒡子各10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3次合并藥液,分3次服用。
濕熱型 面部皮膚及毛發油光發亮,鱗屑為灰黃色,油膩,撓后有痂,瘙癢較劇。大便溏稀或稍干。舌苔白膩,脈滑。治法:清熱利濕。處方:梔子、黃芩、生地、薏苡仁各15克,茯苓12克,柴胡、白術、生山楂各10克,甘草6克,薄荷3克。水煎3次合并藥液,分3次服用。
注意事項:少食高脂及糖類食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注意清潔,避免撓抓。頭部皮脂溢出不宜洗頭過勤,少用肥皂洗頭。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