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失音癥
中醫辨治失音癥
聲音不揚,甚至嘶啞不能出聲者,即為失音。多見于呼吸系的急慢性疾病中,如感冒、喉炎、肺結核等病。本癥發病有急有緩,急者卒然而起,緩者逐漸而成。根據發病的緩急,臨床分暴喑和久喑兩類,暴喑多屬實證,久喑多屬虛證。一般暴喑易治,久喑難療。所以辨別虛實,至關重要。臨床多分四型辨治。
風寒型 卒然聲音不揚,甚則聲音嘶啞,多兼有咳嗽胸悶,鼻塞,惡寒發熱等癥,舌淡苔薄白,脈浮。治療宜疏風散寒,宣利肺氣。藥用麻黃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蟬衣10克,前胡10克,浙貝母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痰熱型 聲音重濁不暢,咳痰稠黃,喉干或痛,舌苔黃膩,脈象濡數。治療宜清熱化痰,泄肺利竅。藥用桔梗10克,桑白皮12克,前胡12克,知母10克,川貝母10克,山梔子10克,黃芩10克,蟬衣10克,木蝴蝶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肺陰虧虛型 逐漸音啞,喉燥咽干,或兼咳嗽氣短,舌質紅少津,脈細數。治療宜滋補肺陰,藥用沙參15克,麥冬10克,生地20克,知母10克,阿膠10克,杏仁10克,桑白皮10克,蜂蜜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肺腎陰虛型 聲音嘶啞,日久不愈,兼見干咳無痰,骨蒸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光紅,脈細數。治療宜滋陰補腎。藥用生百合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玄參15克,川貝母10克,桔梗10克,麥冬10克,白芍10克,當歸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