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腱鞘囊腫
中醫辨治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又稱肌腱瘤,屬于傳統中醫“筋瘤”范疇,易生在手腕、足踝附近等處。多見于20~50歲左右的婦女。主要病因包括有:勞損導致,如重復的手部動作,導致肌腱周遭的滑液囊發炎;局部循環不好,多由于內在體質導致虛寒而血行不利,日久在此形成瘀滯導致;以及外傷,如曾在手腕或足踝處受傷,導致腱鞘過度拉扯而結締組織增生,形成囊腫。
中醫臨床辨治,需依其患者狀況而選擇合適用藥。若是曾因外傷所致,可選用活血化瘀的藥材,幫助其瘀滯消散,如選用疏經活血湯加減,藥用當歸、生地黃、蒼術、川芎、桃仁、茯苓、白芍、牛膝、防風、威靈仙、龍膽草、生姜、陳皮、白芷、甘草、防己、羌活等。
若因虛寒導致,可選用當歸四逆湯加減,藥用當歸、甘草、細辛、白芍藥、通草、桂枝、大棗等,幫助溫經散寒,養血通脈,但患者不要碰生冷食物或冰涼茶飲等,以免加重其病程。
若因勞損導致,可選用六味地黃丸加減,藥用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等。同時,配合適當休息,以免病情反復。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