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胎弱癥第 2 頁
辨證論治
1.腎氣虧虛
[證候] 妊娠中晚期腹形小于妊娠月份,胎兒存活;孕婦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或形寒肢冷,手足不溫舌淡,苔白,脈沉細。
[治法方藥] 補腎益氣,填精養胎。壽胎丸合溫土毓麟湯。主要藥物:菟絲子、桑寄生、川斷、阿膠、人參、白術、山藥、巴戟天、覆盆子、神曲。
若頭暈耳鳴者,加潼蒺藜、五味子;腰腹冷甚者,加杜仲、鹿角膠、臺烏藥。
2.氣血虛弱
[證候] 妊娠4~5個月后腹形和宮體增大明顯小于妊娠月份,胎兒存活;母體瘦弱,面色白或萎黃,神疲懶言,氣短乏力,頭暈心悸;舌淡嫩,苔少,脈細弱。
[治法方藥] 益氣養血,滋養胎元。胎元飲合壽胎丸。主要藥物:人參、當歸、白芍、熟地黃、炒杜仲、白術、陳皮、炙甘草。
若少氣懶言,小腹空墜者,加黃芪、山藥;若納少便溏,加砂仁、扁豆;若血虛甚者,加山茱萸、枸杞、首烏。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