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冠心病第 2 頁
氣滯型
癥見兩脅脹痛,胸悶心痛,善太息,時而煩躁欲哭,心悸不寧,舌暗紅,苔薄白,脈弦兼澀。
治宜疏肝理氣為主,兼以活血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合丹參飲加減:柴胡、陳皮、枳殼、白芍、炙甘草、川芎、香附、丹參、檀香、砂仁等。肝郁化火者,可加牡丹皮、梔子;婦女兩乳脹痛、痛經或夾有血塊者,用逍遙散加桃仁、紅花、益母草、澤蘭。
血瘀型
癥見左胸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沉澀或弦澀。治宜活血化瘀為主,兼以通絡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柴胡、枳殼、川牛膝、生地、炙甘草、桔梗等。痛甚者加降香、元胡。
陽痹型
癥見心前區疼痛甚,痛如椎刺,或如刀割,胸痛徹背,背痛徹胸,遇寒加重,得熱緩解,畏寒肢冷,胸悶氣短,心悸不寧,甚則喘咳不得臥,咯吐白色或粉紅色泡沫樣痰,舌質淡暗,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薄白或膩,脈沉遲。
治宜宣痹通陽、散寒化飲為主,兼以活血止痛。方用瓜蔞薤白半夏湯或瓜蔞薤白白酒湯合桂枝甘草湯、丹參飲加減。藥用薤白、全瓜蔞、法半夏、丹參、檀香、砂仁、白芍、桂枝、炙甘草、白酒、生姜、細辛、元胡等。發作無休止、形寒肢厥者,方用烏頭赤石脂丸合蘇合香丸溫經通陽、活血止痛、通竅開閉;兼心悸頭暈、腰酸腿軟、夜尿頻多、脈象沉遲等腎陽虛衰之癥者,加鎖陽、仙茅、仙靈脾、巴戟天溫補腎陽;兼顏面肢體水腫等腎陽虛衰、水飲不化之癥者,方用真武湯合五苓散以溫陽利水;兼心悸、喘咳不得臥、咳吐白色泡沫痰等水飲凌心射肺之癥者,方用烏頭赤石脂丸、葶藶大棗瀉肺湯、真武湯化裁;兼短氣汗出如珠、面色蒼白、精神疲憊、全身濕冷、四肢不溫、脈微欲絕等心陽欲脫之癥者,急用參附湯口服或參附注射液靜注以回陽救逆固脫。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