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治脂肪肝第 2 頁
(四)濕熱內蘊型
患者主要表現為:素體肥胖,腹脹嘔惡,口渴、不欲飲,納呆、尿黃,大便黏膩不爽,周身困重、舌偏紅,苔薄黃膩或厚膩,脈弦滑微數。
治宜祛濕化濁,清熱解毒。方用茵陳蒿湯加味:茵陳30克,桅子15克,茯苓15克,車前草10克,厚樸10克,黃芩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一日一劑,連服7天為一療程。
(五)痰瘀內結型
患者主要表現為:形體肥胖,肢體沉重,面色晦暗,納呆口渴,惡心厭油,咯吐痰涎,脘腹痞悶,便溏不爽,婦女經閉或夾有血塊,舌體胖大邊有齒痕,或舌質暗有瘀斑,脈弦滑或沉澀。
治宜養血柔肝,化濁消瘀為主。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柴胡15克,當歸12克,桃仁8克,穿山甲15克,庶蟲12克,丹參30克,白茅根20克,茯苓25克,白術3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連服7天為一療程。
(六)肝腎俱損型
患者主要表現為:肝區不適,脅肋隱痛,干嘔,納呆,腹脹,見頭暈目眩,腰背酸軟,神疲乏力,舌淡或紅,苔薄,脈弦細。
治宜補益肝腎、調理氣血為主。方用六味地黃丸或一貫煎加減: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藥15克,茯苓20克,澤瀉15克,牡丹皮12克,枝子15克,當歸12克,白芍藥15克,柴胡15克,川穹12克,枳殼15克,紅花10克。水煎服,一日一劑, 連服7天為一療程。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