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治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一般是指上氣道塌陷堵塞引起的呼吸暫停和低通氣不足,具體指成人于7小時的夜間睡眠時間內,至少有30次呼吸暫停,每次呼吸暫停時間至少10秒以上;睡眠過程中呼吸氣流強度較基礎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4%;或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即平均每小時睡眠中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的次數)>5。 除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外,臨床還有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后二者均有不同程度呼吸中樞受損及某些顱腦疾病,如顱腦損傷、腦炎、腦膿腫、腦腫瘤、腦干梗死等。
本病屬于中醫“鼾眠”范疇。
一、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與先天稟賦和后天失養有關,后天因素包括飲食不節、勞逸過度、吸煙嗜酒等。病位主要在肺、脾,涉及心、腎,同時與鼻竅、喉部的病變也密切相關。病性多屬本虛標實。主要病理因素為痰濕、痰熱、血瘀、氣滯。主要病機為痰濕內阻,或痰熱內壅,氣滯血瘀,肺脾腎虛,心陽不足等,尤以脾失健運,肺氣不利為關鍵。
二、辨證分型
1.肺脾氣虛,痰熱內壅:眠時有鼾聲,鼾聲響亮,時斷時續,氣粗,夜寐不實,晨起口干,咳痰黃而黏,便秘,易汗,乏力。舌質紅,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滑數。
2.脾氣不足,痰濕內阻:眠時有鼾聲,鼾聲響亮,時斷時續,形體肥胖,晨起口干不明顯,胸悶,咳痰白稀,神疲嗜睡,睡不解乏,健忘,脘痞。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舌苔白或白膩或白滑,脈弦滑或濡緩。
3.肺脾腎虛,痰瘀互結:眠時有鼾聲,鼾聲響亮,時斷時續,夜寐不實,時時鼾醒,口干但不欲飲,晨起頭痛,胸悶,面色晦暗,健忘,氣短,神倦乏力,腰膝酸軟。舌質暗紅,或有瘀斑瘀點,舌苔薄潤,脈細澀。
4.心腎兩虛,陽氣不足:眠時有鼾聲,鼾聲不響,時斷時續,夜寐不實,時時憋醒,嗜睡,睡不解乏,面色黧黑,畏寒肢冷,神疲懶言,夜尿頻多,健忘,胸悶,腰膝酸軟。舌質淡胖,舌苔白滑,脈沉。
三、中醫治療
1.肺脾氣虛,痰熱內壅證
[治法]益氣化痰,通腑清熱。
[方藥]六君子湯合小承氣湯加減。
2.脾氣不足,痰濕內阻證
[治法]運脾化濕,利氣祛痰。
[方藥]六君子湯合三子養親湯加減。
若濕邪較甚者,可加蒼術、澤瀉、薏苡仁化濕利濕;若清陽不升者,可加黃芪、升麻、柴胡益氣升清。
3.肺脾腎虛,痰瘀互結證
[治法]補益陽氣,活血化痰。
[方藥]四逆加人參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
可加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化痰利竅。若氣虛較甚者,可加黃芪加強補氣之力。
4.心腎兩虛,陽氣不足證
[治法]溫補心腎,振奮陽氣。
[方藥]真武湯加減。
若陽虛較甚者,可加人參、干姜、炙甘草加強溫補陽氣之力;寒濕內停者,可加白豆蔻、石菖蒲化濕通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