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中的術數養生第 2 頁
術數養生:熨目與摩耳
《靈樞·官能》曰:“明目者,可使視色”;《靈樞·大惑論》亦云:“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可見目與臟腑關系密切,常熨目可以養睛明目,使雙眼明亮有神,氣血健旺。具體做法在黎明時分,用兩手相互摩擦,搓熱后,將手掌放于兩眼之上,這就是熨目,如此反復熨目三次。
《靈樞·官能》云:“聰耳者,可使聽音”;《靈樞·口問》曰:“耳者,宗脈之所聚也。”耳朵及其周圍是眾多經脈匯集之地,所以摩耳有助于增強聽力,疏通多條經絡,清腦醒神。具體做法先按摩耳根,用兩手食指按摩兩耳根前后各15次;再按抑耳廓,以兩手按抑耳輪,一上一下按摩15次,再搖拉兩耳,以兩手拇食二指搖拉兩耳廓各15次,但拉時不要太用力;最后彈擊兩耳,以兩手中指彈擊兩耳15次。古人還有“鳴天鼓”法,以兩手掌捂住兩耳孔,五指置于腦后,用兩手中間的三指輕輕叩擊后腦部24次,然后兩手掌連續開合10次。此法使耳道鼓氣,以使耳膜震動,故稱之為“鳴天鼓”。
術數養生:叩齒與咽津
《靈樞·五味論》云:“齒者,骨之所終也。”經常叩齒可增強牙齒的堅固,不易松動和脫落,使咀嚼力加強,促進消化。自古以來,很多長壽者,都重視叩齒的保健作用,尤其清晨叩齒意義更大。具體方法是先排除雜念、思想放松,口唇輕閉,然后上下牙齒相互輕輕叩擊,先叩臼齒50下,次叩門牙50下,再錯牙叩犬齒50下,需注意的是所有的牙都要接觸,用力不可過大,防止咬舌。每日早晚各作一次,亦可增加叩齒次數。
另外,叩齒可以與咽津配合進行,先叩齒36次,后漱津咽下,每次三度九咽,時間以早晚為好,若有時間,亦可多作幾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