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不可取的八種說法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中醫養生成了熱門,但中醫養生行業也存在某些錯誤的說法,下面我們分析一下中醫養生不可取的八種說法:
1、偏食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爽口、開胃,是很多家庭的餐桌必用菜。但是腌制食物中含有較多的亞硝胺和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這是兩種致癌物質。所以,腌制食物應該少吃。
2、多吃醋有好處
醋能增進食欲,開胃健脾,保護蔬菜中維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認為吃醋有很多好處,而過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灼粘膜、損傷脾胃,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松,導致骨折。
3、豆漿不用煮熟
豆制品應該每天都要吃一些,這是大有益處的。但豆漿一定要煮熟了再喝,豆漿不煮熟煮透,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被破壞,不僅豆漿難以消化,還會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
4、午睡睡好幾個小時
午睡時間過長,起床后反而精神更差。這是因為大腦中樞神經過度抑制,使腦血流量不足,體內代謝減慢而造成的。午睡一般以半小時左右為宜,最多不超過一小時。
5、口渴后狂喝飲料
大量出汗已使人體內鹽分排出過多,這時大量喝飲料,則使體內的水、鹽比例失調,導致代謝紊亂,易出現胃腸絞痛、心慌、氣急。夏季口渴難耐時宜一次喝半杯涼茶或白開水,過一段時間后再喝些,讓體內慢慢恢復水分。
6、魚吃得越多越好
魚的脂肪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故對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增強記憶、保護視力、消除炎癥頗有益處。但食魚并非多多益善,魚的脂肪酸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長期過量食魚,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種自發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腦溢血等。
7、用沸水沖茶
許多人認為涼水沖不開茶,但并不是說一定要用沸水沖茶,因為用沸騰的開水泡茶,會破壞茶葉中的很多營養物質,還會溶出過多鞣酸和芳香物質,使茶有苦澀味,降低了滋養保健的作用。泡茶的水溫一般應在80°C左右,冬季可適當高一些。
8、受熱后快速冷卻
夏日炎炎,有些人從高溫環境中回到家里,要么馬上開足空調吹冷風,要么立即洗冷水澡降溫。其實這兩種降溫方式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熱量反而難以散發。同時,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人頭昏目眩。所以回到家里應休息一下,靜下心來,使自己適應室內溫度后再沖洗。
中醫五絕網溫馨提示:注重中醫養生更要懂得怎樣養生,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