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脫肛”(直腸脫垂)?
脫肛(直腸脫垂)是指直腸粘膜或直腸壁全層脫出于肛門之外的病變。
脫肛好發于老年人,這是因為年老體衰,直腸周圍結締組織松弛,肛門括約肌無力,肛舉肌和盆底筋膜薄弱等,從而使直腸脫垂易于發生。再就是老年人多患慢性病,如習慣性便秘、慢性腹瀉、長期咳嗽、排尿困難,這些病常使腹腔內壓增高,往往成為直腸脫垂的直接誘因。祖國醫學也認為,脫肛是全身虛弱的一種表現,老年人腎虧氣虛,中氣不足,收攝無力,易患此疾。
脫肛的主要癥狀是,早期為排便時自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便后自行復位,在數年內脫出腫物逐漸增大,須用手上托方能復位,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有時有排尿困難和尿頻現象。以后在咳嗽、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的情況下即可脫出,脫出后局部即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
老人發生脫肛以后,必須分辨原因,采取積極治療措施。首先應注重引起直腸脫垂誘因的治療,如上面講的久瀉、久咳、便秘及排尿困難等,其道理也就是中醫說的治病求本。
其次,癥狀輕者可自選一些簡易療法。
內服:黨參15g,升麻10g,黃芪15g,甘草6g,日一劑,早晚分服。
外洗:明礬15g,五倍子15g,煎水洗患處;石榴皮30g,明礬15g,水煎洗患處;蔥頭適量,煎湯薰洗。
針刺:選用長強、百會(或用灸)、提肛穴(坐骨結節與肛門連線中點)刺之。
注射:有條件的可行硬化注射療法,即用5%碳酸花生油按前后左右四點注射至直腸粘膜下,每點注射1~2ml,每周1次,共2~3次。
此外,還可采取體育療法,如先蹲下使肛門放松,站起后用力收縮上提,這樣反復鍛煉,每日2~3次,每次做20~30次。
若經以上治療效果不理想,且病程較長,脫垂較重者,可去醫院行手術療法。
有脫肛疾患的老人,除積極治療外,平時飲食宜清淡,不要過食辛辣及肥甘厚味食物,節制飲酒,生活規律,注意休息,養成按時排便習慣,避免使腹壓增加的動作。如直腸脫垂,應立即予以復位,并保持肛門清潔。
脫肛好發于老年人,這是因為年老體衰,直腸周圍結締組織松弛,肛門括約肌無力,肛舉肌和盆底筋膜薄弱等,從而使直腸脫垂易于發生。再就是老年人多患慢性病,如習慣性便秘、慢性腹瀉、長期咳嗽、排尿困難,這些病常使腹腔內壓增高,往往成為直腸脫垂的直接誘因。祖國醫學也認為,脫肛是全身虛弱的一種表現,老年人腎虧氣虛,中氣不足,收攝無力,易患此疾。
脫肛的主要癥狀是,早期為排便時自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便后自行復位,在數年內脫出腫物逐漸增大,須用手上托方能復位,排便后有下墜感和排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有時有排尿困難和尿頻現象。以后在咳嗽、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的情況下即可脫出,脫出后局部即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
老人發生脫肛以后,必須分辨原因,采取積極治療措施。首先應注重引起直腸脫垂誘因的治療,如上面講的久瀉、久咳、便秘及排尿困難等,其道理也就是中醫說的治病求本。
其次,癥狀輕者可自選一些簡易療法。
內服:黨參15g,升麻10g,黃芪15g,甘草6g,日一劑,早晚分服。
外洗:明礬15g,五倍子15g,煎水洗患處;石榴皮30g,明礬15g,水煎洗患處;蔥頭適量,煎湯薰洗。
針刺:選用長強、百會(或用灸)、提肛穴(坐骨結節與肛門連線中點)刺之。
注射:有條件的可行硬化注射療法,即用5%碳酸花生油按前后左右四點注射至直腸粘膜下,每點注射1~2ml,每周1次,共2~3次。
此外,還可采取體育療法,如先蹲下使肛門放松,站起后用力收縮上提,這樣反復鍛煉,每日2~3次,每次做20~30次。
若經以上治療效果不理想,且病程較長,脫垂較重者,可去醫院行手術療法。
有脫肛疾患的老人,除積極治療外,平時飲食宜清淡,不要過食辛辣及肥甘厚味食物,節制飲酒,生活規律,注意休息,養成按時排便習慣,避免使腹壓增加的動作。如直腸脫垂,應立即予以復位,并保持肛門清潔。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