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飲食療法調治老年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屬于中醫的“淋癥”、“癃閉”范疇。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濕熱下注,侵犯腎與膀胱,下焦氣化不利所致。中醫食療在治療此病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常用的食療方劑有:
(1)金錢草、車前子、扁蓄草各30克。任選以上1種藥物,洗凈切成1cm長碎段,放入暖水瓶后,沖滿沸水加蓋,半小時后代茶飲,每日飲水1~2暖瓶。每5天更換上述1種中草藥,反復輪換,可長期飲用。用于治療尿頻、尿痛及尿路結石等。
(2)玉米須30克,車前子、生甘草各10克。先將三味藥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成約2000毫升,去渣代茶頻頻飲之,每日一劑,可連續服用。主治小便澀痛及尿路結石。
(3)鮮竹葉、白茅根各15克,洗凈后放入暖瓶中,加滿沸水,加蓋30分鐘,代茶頻飲。用于治療尿路感染,尿中有紅細胞者! —
(4)竹葉菜100克,赤小豆30克,粳米100克。先將赤小豆、粳米洗凈,浸泡發脹,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燒煮,待粳米將要煮開時,加入切成段的竹葉菜,煮成粥即可食用。用于尿路感染伴輕度浮腫者。
(5)蒲公英干品60克(鮮品為90克),粳米100克。先將蒲公英洗凈、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再放入粳米及適量水同煮成粥。食之,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功效,用于慢性尿路感染。
(6)滑石30克,瞿麥10克,粳米100克。將滑石用布包扎,與瞿麥同入砂鍋煎煮,取汁去渣,后放入粳米同煮成粥,分早晚二次食用,5~7天為一療程,用于治療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
(7)薏苡仁、綠豆各30克。將薏苡仁、綠豆洗凈,加水同煮,成粥后即可食用。用于治療尿道炎所致的小便澀痛。
(8)旱蓮草30克,鮮薺菜200克。將二者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成1000毫升,取汁去渣代茶頻飲,可連服7~10天。用于尿路感染伴血尿者。
(1)金錢草、車前子、扁蓄草各30克。任選以上1種藥物,洗凈切成1cm長碎段,放入暖水瓶后,沖滿沸水加蓋,半小時后代茶飲,每日飲水1~2暖瓶。每5天更換上述1種中草藥,反復輪換,可長期飲用。用于治療尿頻、尿痛及尿路結石等。
(2)玉米須30克,車前子、生甘草各10克。先將三味藥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煎成約2000毫升,去渣代茶頻頻飲之,每日一劑,可連續服用。主治小便澀痛及尿路結石。
(3)鮮竹葉、白茅根各15克,洗凈后放入暖瓶中,加滿沸水,加蓋30分鐘,代茶頻飲。用于治療尿路感染,尿中有紅細胞者! —
(4)竹葉菜100克,赤小豆30克,粳米100克。先將赤小豆、粳米洗凈,浸泡發脹,放入鍋內加水1000毫升燒煮,待粳米將要煮開時,加入切成段的竹葉菜,煮成粥即可食用。用于尿路感染伴輕度浮腫者。
(5)蒲公英干品60克(鮮品為90克),粳米100克。先將蒲公英洗凈、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再放入粳米及適量水同煮成粥。食之,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功效,用于慢性尿路感染。
(6)滑石30克,瞿麥10克,粳米100克。將滑石用布包扎,與瞿麥同入砂鍋煎煮,取汁去渣,后放入粳米同煮成粥,分早晚二次食用,5~7天為一療程,用于治療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等。
(7)薏苡仁、綠豆各30克。將薏苡仁、綠豆洗凈,加水同煮,成粥后即可食用。用于治療尿道炎所致的小便澀痛。
(8)旱蓮草30克,鮮薺菜200克。將二者洗凈,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成1000毫升,取汁去渣代茶頻飲,可連服7~10天。用于尿路感染伴血尿者。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