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請關注生命“第三態”
由中華醫學會、北京大學以及北大之路再生人等主辦的全國首次第三態人群狀況調查活動調查,將普查我國大中城市中年人群的基本健康狀況,提出主要存在的健康問題,并對接受調查人健康水平作出客觀評價,提出健康方案。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在現代人群中,無任何生理、心理疾病稱為第一態,有明顯疾病稱為第二態,介于二者之間的狀態稱之為第三態即亞健康狀態,表現為無明確疾病,但卻活力降低、反應能力減退、適應能力下降、疲勞、乏力、頭暈、腰酸背痛和易患感冒等。據我國衛生部調查,人群中約有60%以上處于這一狀態,以中年人為多見。
此項調查對象為我國35—64歲人群,系統分析該人群中第一、二、三態的構成情況,重點了解不同地區、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的人群第三態分布情況,為探討其主要危險因素提供科學依據;調查分析我國不同地區第三態的基本特點和主要表現,掌握我國第三態人群對衛生保健的需求量和需求層次,為制定衛生保健對策提供客觀依據;篩選界定第三態的客觀指標,制定第三態的確定標準,建立、健全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第三態保健意識,為有效開展第三態人群的健康教育,并為第三態保健食品的研制方向提供指導。
今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在現代人群中,無任何生理、心理疾病稱為第一態,有明顯疾病稱為第二態,介于二者之間的狀態稱之為第三態即亞健康狀態,表現為無明確疾病,但卻活力降低、反應能力減退、適應能力下降、疲勞、乏力、頭暈、腰酸背痛和易患感冒等。據我國衛生部調查,人群中約有60%以上處于這一狀態,以中年人為多見。
此項調查對象為我國35—64歲人群,系統分析該人群中第一、二、三態的構成情況,重點了解不同地區、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的人群第三態分布情況,為探討其主要危險因素提供科學依據;調查分析我國不同地區第三態的基本特點和主要表現,掌握我國第三態人群對衛生保健的需求量和需求層次,為制定衛生保健對策提供客觀依據;篩選界定第三態的客觀指標,制定第三態的確定標準,建立、健全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第三態保健意識,為有效開展第三態人群的健康教育,并為第三態保健食品的研制方向提供指導。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